【校咖秀】不平凡的人生 ——之历史学院教授李建国

[来源:原站数据     发布时间:2015-04-02     浏览:334次]

    李建国,男,汉族,1959年出生于安徽省涡阳县,1978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85年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工作,现为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近现代西北史研究室主任。兼职甘肃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党史研究会理事。
     

              
               
                                 追忆·承前启后的一代人
    白色衬衫、风衣、西裤、一副大框老式眼镜,一个男老师的标准配件在李建国教授这里都找得到。但李教授特有的,是他清脆的笑声,爽朗的笑容。
    “我出生于建国十周年前夕,所以取名建国,在那个时代叫建国、国庆的很多,这既有时代特征,也反映了父辈的家国情怀。”没错,建国、建西、援朝几乎是一个时代的名字,它意味着老一辈对中国未来的期望与信心。他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倾注到了孩子身上。五六十年代的人,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见证着中国神奇的变化,苦过、累过,但也幸福着。
    在早年读中学的时候,李教授很喜欢读书,但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大量的书却是被禁止的。于是他做着一件与孙少平相同的事情——偷着看书。“偷着看书”该是那些不满足于枯燥刻板的校园生活的青年共同做过的一件事吧。《新儿女英雄传》、《林海雪原》、《红岩》、《水浒传》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那时读的,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此外,教授怀着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还喜欢看报纸,父亲订的的《参考消息》,是当时他的最爱。
                                  亲谈·“何以”爱西北
    1959年李建国教授的父亲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甘肃, 1960年本人随母亲从安徽老家来到了甘肃,融入到了这片黄土地上。如果简单地把中国人的性格分为南方和北方,李教授认为,他是介于南方和北方之间的。他有南方人性格温和思想开放的一面,也有北方人为人淳朴处事爽快的一面。他爱听陕北信天游:“这是一种心旷神怡的享受。”他也常听产于农耕文明的秦腔,却不习惯其过慢的节奏。
正因如此,李教授虽从事近代史教学多年,但研究多专注西北地区,对西北地区有种特别的情感。教授说,西北地区虽然相对落后,民众思想因多种原因也较趋于保守。但正是因为这一点,它才值得人们去发掘,去研究。它的文化丰富多彩,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积淀,鲜明的民族特点,独到的地方特色,它与东部地区的这种文化差异性,使它在中华文明的巨大宝库中能独树一帜,拥有更大的利用空间。
《甘肃近代史》是李教授参与编写的第一本书,这七万字的成果对他而言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在编写中,与导师交流、得到一些老先生的指导与帮助。构思框架、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使自己收益颇丰。接下来又编写过《甘肃历史》、《甘肃经济史》、《西北边疆地史》、《西北开发史研究》等书,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一书,则反映出对自己曾经生活过仅二十年的老区的情怀。李教授将自己的学术深深扎根黄土地,且不断地在探索。
    “做历史研究除了丰富的社会经历和知识储备外,还要对自己脚下的土地有足够的热情。土地深深吸引着你,让你去付出心血,去找寻那个年代的人和事,让你把心系在那片土地,在先辈汗水滴落的地方感受时代的脉搏。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名垂青史,可正是那些平凡的人,用他们能住破窑洞、能打铺盖卷、不怕苦和累的时代精神,造就了西北地区的巨变。”
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坚持。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平凡却不平庸。
                                     畅言·师大印象
    1978年秋,李教授从原来的林业单位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当时称甘肃师范大学)。那时的师大有两千多学生,九百多老师,校园内有枣林、麦田、生物园,校园外,就是农民的果园、菜地。那时没有现在繁华但心情却较为舒畅,课余生活也较丰富,同学们去学校大礼堂、党校,或安宁影院看电影(旧工厂车间改建的),有时去要好的同学家看电视。周末到黄河边、或菜地散步,也别有一番情趣。
那个年代进入大学的同学,背景较现在要复杂的多,有来自城市的,有来自农村的,有干部、工人、农民、教师等职业,也有少量应届毕业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充满了活力,那时的人们也抱有各种各样的心情和理想。进入大学的建国教授,喜欢宁静依旧酷爱读书,没有“文革”时期的那种束缚,宿舍、教室、图书馆,校园的林荫道,都曾留下他阅读的足迹,师大给了一个他足够的成长空间。

                                     师说·过好青春
    研究生毕业,李教授便留在母校,这样便在师大一待就是三十七年,除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外,一直未离开师大。“教师这个职业对于我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上课的同时也是在和思维活跃的年轻人交流,学生有出色表现,自己也有成就感;再一点,教师这个职业是相对自由,让我有足够时间多做些自己喜爱的研究。”
    面对一个个年轻、个性鲜明的个体,李教授一直致力于提倡“个性化教育”。然而一千多教师对三万多学生,师资是有限的,孔老的因材施教,无奈到现在还不能实现。他所能做到的便是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由。对于女儿也是如此,“只要她有上进心,无论事情大小,我从来只是建议者不是决策者。”
    “我想说同学们,不论你们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人都应该有志向。确立奋斗目标很重要,有过奋斗的经历,回忆起来也必然欣慰。如今,社会价值多元化,更要把握好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最有利于成长的的方向。切忌‘一山望着一山高’,要看重自己,每个人在自己的时代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即便是小角色,做好自己也同样可活出精彩。”
    李教授对大学做出今昔对比:“从前是精英教育,现在是大众教育;从前大学是饭碗,现在只是一个平台,不上进便会被社会遗弃。要抓紧时间打基础,懂得利用大学这个平台展现自己,充实自己,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
    此外,教授还提到他的大学同窗李汀,毕业于历史系,之后去了新华社。现在是出色的导演兼编剧。“不要过分在乎专业,一个人的一生不会被专业所限制,我的同学现在所从事的的职业也是五花八门,社会有的是机遇和资源,如能利用好这些,足以让你去实现你的梦想。”
记者手记: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掉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愿以偿的原因。懂得抓住当下才不至于浪费了青春。但行好事,勿问前程。
               
                                                                         (编辑:高幼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