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报】一条微博汇聚师大学子情

[来源:原站数据     发布时间:2012-11-13     浏览:151次]

  鑫报讯  送一份温暖、送一份真情、送一份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这个冬天不再冷。11月7日,由西北师范大学大二学生田纪云发起的“爱心传递 情暖山区”的活动在西北师大10A楼前正式开始。
  “大家好!我叫田纪云,来自甘肃省武山县沿安乡。发起这次‘爱心传递 情暖山区’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热心公益人士了解我的家乡。那里是贫困地区,希望能有热心人士为那里的孩子带去福音……”朴实而真挚的声音字字蕴含着真情。为了让家乡的孩子们拥有更好的教育设施和生活,他一次次组织、发起募捐活动。近日,他又通过微博、校园宣传发起了这次“爱心传递 情暖山区”募捐活动。
  在募捐现场,许多过往的学生看到公益捐助活动后纷纷走过来了解。据田纪云介绍说:“仅一天时间,我们就已经募捐到了70多件物品。”这些物品中有衣服、毛巾、文具、围巾、饭盒、笔记本、书籍、书包等,还有3个知行学院的学生从微博上看到捐助活动后也赶来捐助。“他们捐出了自己无价的真心祝福。他们的爱心捐赠,将会在爱心人士及媒体记者的见证下,全部捐赠给山里的孩子,他们的爱心将完整地传递下去。”田纪云感激地说道。
  据了解,此次公益捐助活动主要是由田纪云倡导,西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学校其它的社团协办。这些社团在师大校园主干道上各自设立募捐点,组织社团学生每天值班。虽然,天气冷得让人瑟瑟发抖,但值班的学生却没有因为寒冷而离开或者怠慢。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活动前期在新浪微博上发帖,并受到了网友大量的关注和转载,遂引起兰州大西北商城的注意并作为合作单位参与。田纪云介绍,商场不仅提供活动期间的宣传材料,包括海报,横幅等,还负责运送和发放捐好的物品。
  说起此次募捐活动,田纪云不禁感慨万千、满眼辛酸。他说:“我爸常年在外面打工,从来都没有读过一天书的姐姐已经嫁人了,现在家里就只有妈妈一个人。”可以看出,田纪云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他父亲务工。而一个农民工省吃俭用得来的那点血汗钱,远不足以让他以及家人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之外,田纪云的老家在山区。由于山区都是靠天吃饭,加之近些年风不调雨不顺,庄稼地里基本没有什么收成。不止是田纪云的家,全村的人都只能吃饱而已。
  “村里家家户户的情况大致都一样。”田纪云看看远处过往的人群,不禁有些难过。“年轻力壮的就离开家乡,长年外出打工谋生糊口,剩下的就是最可怜的孩子们。田纪云无奈地摇摇头:“在他们最需要父母的爱的时候,父母却远在天边。电话就是传递孩子和父母感情的唯一方式。而父母亲们也只能在电话中表达着自己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叹了一口气,田纪云继续说道,孩子们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的成长着,但也同样坚强地像野草一样的生长着。他们有一个酸楚的名字叫“留守儿童”!他们在快要坍塌的教室里上课,教室里没有供暖设备,没有电灯,没有操场,也没有其他可供玩乐的设施。上课用的课桌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好多村里唯一的老师也只有初中文凭。孩子们需要走出大山深处,改变他们的未来。他们只有几岁,还要走的路很长很长,拥有同样天空的他们,却无法享受同样的灿烂阳光!所以,这些孩子需要他的帮助,哪怕他的力量只是那么微弱。
  田纪云说,在2011年7月20日的时候,一俱乐部因偶然接触公益而发起了倡议。随后,驴友们自发捐赠了物品,并派人不远几千里把物品送到了武山县一些贫困学校和贫困学生的手中。“那次千里送爱心的活动让当地的人们很感动。”田纪云笑道,大山里的学校和学生的确需要关注也需要关爱,需要更多的有爱心的人去近距离接触他们从而献出爱心,帮他们改善生活、学习环境。
“希望有更多的人们在‘爱心传递 情暖山区’公益活动的旗帜下集结,用他们的真情与爱,清理书橱,打开杂物间,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上一本书、一件文具、一件被淘汰的家电。”摸着那些募捐来的衣物,田纪云渴盼地说:“也许就是你的一件冬衣帮他们温暖地度过了寒冬;也许就是你的一本书,为他们打开外面世界的一扇窗;也许就是你的一个笔记本,让他们写下成长的快乐……”

                                                                           (编辑: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