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华夏,聚集着五十六个民族,衬蕴出内涵丰富的人文资源。泱泱中华,谱写着五千年历史,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文明辉煌。历史浩卷,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乘风破浪,供仁人志士品学研读。
读书,是一个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话题。不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为“学而优则仕”,只为别人的一个眼神抑或是心灵深处的一丝宁静足矣。
旅行在浩瀚的书海中,犹如在生命的长河里遨游。书,让我们在狂热中清醒,在迷茫中识途,放任欣喜,隐藏诗意,掩卷长思。书籍犹如守候在宁静夜晚的路灯,明亮、亲切、默默无语。读书之人心中自有一块绿地,能够怀着美好的憧憬笑对人生,用宽容的心去接受那些生活的不如意。捧一本最爱的书,沏一杯淡茶,静静地坐着,慢慢地品尝、回味,品读人生、品读心情。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足以增加人生的厚度。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里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焚膏继晷,头悬梁,锥刺股,不辞辛劳,不享安逸,皓首穷经,终身布衣,驰骋古今,经天纬地。此乃思想的升华,心灵的净化。让我们卸下沉重的包袱,摆脱名利的羁绊,让书把我们带去那份宁静与致远的地方,“读书随处是净土,闭门即是深山”如遇烦恼,书可解愁“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闲来无事,还可邀朋友共览书的旖旎风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不也是一种心境吗?
雨过的午后,静寂的黑夜,静谧的小屋,感受或清丽,或脱俗,或哲思的文字带来的美丽,醉心与文学的广袤深邃。每逢入神之时,便会忘掉周围的一切,什么雨、月、花、茶,皆可抛之脑后。所谓“读易松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冬,其机畅也。”如今看来,让人莞尔。
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对于一个生命有限的人来说,何其快乐?“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黛风,读书之乐乐淘淘,其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此乃朱熹的感受。而“红袖添香夜读书”又是多少文人向往的境界。
且不管这香来自红袖还是书卷,就让我们在这四溢的香气中细细品味吧。在竹露松风蕉雨,茶酒琴韵书声的闲适中,坐拥书城,红袖添香。
(编辑:姚妍多 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