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砥砺奋进的五年 | 学院巡礼:化学化工学院——走科研创新之路 建一流化学学科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校团委     发布时间:2017-11-01     浏览:533次]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始终遵循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发展规划,坚持走学科特色发展之路,将内涵建设贯穿于发展全过程,不断提升学院教学和科研质量。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成果显著,成为西部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2012年以来,化学化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省委省政府、教育厅和西北师范大学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走科研创新之路,全面带动学院发展,提升学科建设水平。通过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学术交流水平,有效促进了学院科研水平提升,扩大学科影响力,为专业人才培养和经济建设服务奠定了基础。经过五年的坚持和努力,逐渐走出了一条科研创新助推学院发展之路,形成了学科特色鲜明的发展方向,为一流学科的建设开启了加速模式。

    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提升创新团队水平

    科研平台是化学化工学院发展的基础,对于学院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二五”之前,化学化工学院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包括2003年底由甘肃省科技厅正式批准、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一级省级重点学科建立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2005年7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7月由甘肃省科技厅批准建立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

    “十二五”以来,以原有科研平台为依托,化学化工学院新建1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支持)和3个省级创新团队。2015年10月,在甘肃省第二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中,联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组建了“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同时,为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学校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5位院士,为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发展“把脉”。 2015年11月,经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成立了“甘肃省电化学技术与纳米器件工程实验室”。在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引领下,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取得优异成果。2012年,“黏土基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研究团队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2016年,该创新团队建设成果优秀,获得教育部滚动支持。2013年,“区域环境分析及特色功能材料应用电化学研究”研究团队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2017年,该创新团队也获得教育部滚动支持。2013年,黏土基固沙材料研究和区域环境分析及特色功能材料应用电化学研究两个科研团队获批省级创新群体。2016年,聚合物基能源转化与储存材料及器件研究科研团队获批省级创新团队。

 

 

 

    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创建良好科研氛围

    近五年来,化学化工学院不断深化学术交流合作内涵,加强与国外内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邀请院士、杰青、长江学者和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250余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学术报告、学术会议、专题论坛、科研平台学术委员会会议等形式,有效促进学院教师和学生对学科科研动态的了解,强化对学科前沿领域的把握,创建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

    近年来,学院已举办5次全国性学术会议。2013年9月17日,西北师范大学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13兰州高分子前沿论坛”主题报告会召开,周其凤院士、颜德岳院士、薛群基院士、涂永强院士,陈学思教授、董建华教授、徐志康教授等出席报告会;2017年9月3日,由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届高分子前沿论坛”在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涂永强、李永舫、刘维民、刘云圻,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王玉忠等著名学者参加论坛。

    学院在学术交流方面不仅请进来,而且提倡走出去。五年间,两百余人(次)教师先后参加其他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举办的高水平学术论坛和会议。

 

 

 

 

    三、科研促进学科建设 培育高水平研究成果

    化学化工学院坚持科研带动学科发展之路,化学学科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2012至2016年,学院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申请省部级和市级各类基金69项,总科研经费达到3500多万元。获教育部级二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市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甘肃省高校高等学校科研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学院师生共发表SCI收录文章906篇,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不断增长。其中,在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Nanoscale, J. Power sources, Carbon, Green. Chem., Biosen. Bioelectron., J. Phys. Chem., Chem. Commun., Org. Lett., J. Org. Chem., Anal. Chem., Adv. Synth. Catal.等SCI I区和II区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50多篇。熊玉兵和霍聪德老师分别在化学类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学术论文,李健老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榜单。学院研究生在影响因子5.0以上的学术期刊发表文章60多篇,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

    基于学院科研建设成果,自2010年以来,化学学科一直保持稳定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也是甘肃省属院校第一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

 

 

 

    四、科研带动教育教学 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化学化工学院突出科研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来,共有18名青年教师入选学校“双星计划”资助,12名青年教师在学校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3位老师获得省级和校级教学名师,主持各类教学项目10项,获得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

    同时,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识,积极参与项目研发,增强实践创新能力。2014年,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铜奖;2015年,参加“邮储银行杯”甘肃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一、二等奖;2016年,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西北赛区)决赛获二、三等奖,参加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二等奖;2017年,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西北赛区)决赛获一等奖,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获二、三等奖,参加第五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获二等奖。

    始终贯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贯穿学生工作全过程。通过学院班子成员、专兼职辅导员、学生助管、班主任、学生党员形成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学院、学生会、班级、宿舍四级管理体系。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院与家长之间交流互动平台,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2017年学院举办了首届“互联网+”校园安全知识竞赛。

    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拓展就业渠道。5年来,化学化工学院共培养本科生1315人,硕士研究生590人,博士研究生66人。毕业生就业渠道趋于多元化,除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外,跨专业、跨行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本科生、硕士生升学数量和质量得以提升。其中,累计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全日制学生300余人;举办少数民族地区化学师资培训班5次,累计培训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200余人次;举办第一届中学校长论坛,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化学化工学院毕业生中大多已成长为高校教学科研骨干力量和甘肃省基础教育骨干教师,毕业生中多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人才专项的支持和多项荣誉称号,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其中,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人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获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中组部第十三批青年千人计划支持,1人获国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1人获“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4人进入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被聘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3人获“首届甘肃省在社会实践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

 

 

 

 

    五、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推动科研服务社会

    化学化工学院始终以服务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有效利用学科教学科研平台和人才优势,紧紧围绕甘肃及西部地区教育、环境、生态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注重科研技术成果转化,2012至2016年间共申请专利406项、授权专利255项。积极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联合开发应用。学院先后与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助剂厂、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山丹腾达西铁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敦煌西域特种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等企业、科研院所共建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已转化“黏土基功能高分材料及技术”“无卤低烟阻燃复合阻燃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吸附剂材料”等多项专利技术,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环境检测与治理、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化学化工学院依托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骨干,以甘肃储量巨大的坡缕石(凹凸棒)矿产资源以及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制备了无卤阻燃抑烟剂、无卤低烟阻燃材料形成“无卤低烟(抑烟)阻燃材料”系列产品及其技术,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4件,成果转化6件,相关技术在华声、新奇特及众邦等企业工业化;依托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电化学技术与纳米器件工程实验室科研平台,组建化学、环境、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研究团队,立足于甘肃省资源优势,瞄准区域环境、能源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开展了新型环境污染物传感分析和废弃物转化利用研究,以具有生命/光电特性的卟啉小分子及聚合物材料、有色金属单质及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催化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活性的贵金属及多元贵金属合金材料为基础,构建了各种微/纳米界面及相关电子器件、传感器、能量转换及存储元件,建立了光电子转移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推动光电子转移相关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化。

 

    五年来,在西北师范大学党委的领导下,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团结和依靠全体师生,切实带领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开拓进取,齐心协力,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全面从严治党,在学院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院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内涵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目前,高等教育正处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新阶段,化学化工学院正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十九大精神在学院落地生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国家“双一流”规划、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及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全过程,融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学生成长这个中心,依靠教师发展这个根本,突出教学重心,把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有机融合,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努力建设一流化学学科,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编辑: 薛守文)